- “春捂”保健康
- www.nhnews.com.cn 寧海新聞網 2019年03月13日 08:52:47
-
記者一土
這幾天,寧海終于暫別陰雨天氣,不但春光明媚,最高溫還竄上了20℃。不怕冷的小伙、愛美的女性,甚至都換上了薄衣、裙子。殊不知,陰雨低溫“僵而不死”,老輩人講究的“春捂”,還很有必要。
“春捂”就是說在春季,天氣開始轉暖時,不要過早脫下厚衣,甚至換上短袖、裙子,而應該適當“捂一捂”,讓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,不讓傷風感冒乘虛而入。
古代,善于養生的醫家都十分重視“春捂”,謂之“春捂勝大補”,民間也流傳“二月休把棉衣脫,三月還有梨花雪;吃了端午粽,再把棉衣送”。寧海人更直白:孵三四、凍八九(指農歷)。
“春捂”的好處第一是有利于調節人體的恒定溫度。人體的溫度一般保持在37℃,靠的是血管的收縮和衣服的增減。如果過早脫掉厚衣,就會破壞體內恒定溫度,影響身體健康。第二是有利于抵御風寒。人體同自然界一樣,春暖花開時,原先處于“冬眠”的細胞開始活躍,毛孔張開,此時如冷風襲來,衣服穿得多就能“御敵于國門之外”。第三是“春捂”有利于適應季節變化。春天常有冷空氣南下,同一天早晚氣溫也有相差10℃以上的,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不“捂著點兒”,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變化,老人、兒童、病弱者更明顯。
“春捂”的部位有講究,重點是“兩頭”,也就是頭部和腿腳,尤其是脖頸和膝關節要捂得牢,可以避免感冒、氣管炎、關節炎等病癥。傳統養生還主張“下厚上薄”,這是有科學道理的!人體的下部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,腿腳更容易遭到風寒侵襲。尤其是女性,過早換上裙裝,并不利于身體健康。
當然,“春捂”也要適當,不捂不行,捂過頭也不行。掌握好“春捂”的尺度,一是早、晚出門,穿衣戴帽,在室內則可脫掉帽子和外套;二是冷空氣來臨前未雨綢繆,寧可多穿一件,過猶不及?傊,適當“春捂”,可有效防止感冒、消化不良、青光眼、心肌梗塞、中風等,這已被醫學實踐反復證明!
- 責任編輯: 袁慧敏 稿源: 寧海新聞網